發布時間2017-07-10 14:34:31
德天瀑布所在地地層主要為中泥盆統白云質灰巖,為典型的巖溶瀑布。其上游是流經越南境內的歸春河,此段河道為分汊型河道,河床寬淺,多江心洲、心灘。在接近德天瀑布時,瀑布下游河床與瀑布頂端河床的高差約6米,河水為尋求到達下游水面的最短路徑,致使歸春河的水流在瀑布上部河床中白云巖石芽中奪路而行,
形成了諸如浦湯島等石芽島嶼。這些河中島嶼將河水分割成多股水流,從不同的部位流到瀑布陡崖邊,致使瀑布瀑水呈多束狀。
巖石性質
德天瀑布的跌水陡崖處地層為中泥盆統東崗嶺組白云質灰巖,而瀑布的跌水底部為下泥盆統灰綠、黃綠、黃褐色等色的粉砂巖、泥質粉砂巖、頁巖等碎屑巖地層。粉砂巖、泥質粉砂巖、頁巖等碎屑巖抗侵蝕能力差,易被水流沖刷侵蝕,而白云巖抗水流沖刷侵蝕能力很強,并且由厚層狀白云巖組成的邊坡穩定,雖然白云巖可被水溶蝕,但其溶蝕速度較慢,遠不如水流的沖刷侵蝕破壞性大,并且白云巖的本身的可溶性也不是很強。
此外,白云巖抗蝕性大于砂頁巖,而瀑布水流侵蝕陡崖基部,將陡崖底部掏空而導致陡崖失穩崩塌,因此在水流最為集中即侵蝕力最強的部位(多半為瀑布中部)陡崖后退較多,德天瀑布亦是如此,如第四級瀑水陡崖中部形成圍椅狀,第一級瀑布亦同。
巖層特征
該處位于四城嶺背斜西翼,歸春河受北西-南東方向構造所控制,北東-南西方向的斷層在附近也有所活動,在這些斷層活動影響下,產狀平緩(5°~8°)的厚層白云巖節理裂隙發育,水流利用節理裂隙作為自己運移的通道,并擴大這些裂隙面,從而使巖層沿裂隙面形成陡崖。此外,由于巖層中有的層面裂隙比較發育,造成上部巖體易于受到破壞,這樣就形成多級陡崖和多級瀑水面。
德天瀑布處,白云巖位于抗侵蝕能力差的粉砂巖之上部和首先過水的上游,同時巖層產狀平緩,使得水流可較平穩的分配在跌水陡崖面上,極易形成瀑水面比較寬闊的瀑布,例如德天瀑布等。
構造特點
歸春河河谷天然坡降較大,自德天瀑布上游浦湯島至捻底電站流程18.93公里,水位落差190米,水力坡降達1%,并在河谷中多處形成小跌水,河水流速快,對河底的沖刷侵蝕作用極強,有利于瀑布的形成。德天瀑布陡崖最初是河流上的一處裂點,因為巖性的差異而逐漸發展成壯觀的大瀑布。
水流量
歸春河流量較大,多年平均流量約50立方米/秒,對河床的沖刷侵蝕作用較強,對瀑布的形成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