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世博---托起心中的“中國夢”
眾所周知,在如今手機時代風靡全球之際,人手一個手機,手機里裝著整個世界,我們在手掌之中探索到整個世界的奧妙與精彩。那么,掌上世博,顧名思義,這是個可將萬眾矚目的“世博”裝在手掌里又能“博覽世界”的名字,是個值得信任的“高大上”的品牌,也是我們中國人對世博會的互聯網+創新與貢獻。
一、世博會,你怎么理解?
世博會---世界博覽會,亦被成稱為”萬國博覽會”,是以國家為參展對象和展示國家科技、文化和健康成就的國際頂級盛會。
那么以中國城市為參展對象,展示城市實力和發展成果的”萬城博覽會”,實際上就是”中國特色的世博會”,也可稱為”掌上中國”,這是掌上世博在2015年就提出的設想和發展目標!目前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推進,到地方政府正在興起的各種”城市博覽會”,無疑會加速這個目標的實現。中國需要一張大大的電子名片,這張名片展示著中國的進步富強、博大精深和發展戰略。將中國推向世界,將世界拉近中國,掌上世博,是最好的窗口!
二、掌上世博,是什么?
掌上世博是上海后世博研究中心唯一授權的線上世博會展示宣傳平臺---也是數字化世博會“博物館”,其讓世博永不落幕!
平臺已建有PC+手機門戶網站、APP、微信和微博等互聯網傳播方式,打造了線上世博、雙線會展、世博商城、藝術鑒賞和健康養生(開發中)等五大內容板塊,主要定位和目標是:推進世博理念,展示中國的科技、文化和健康發展成就,同時也為“中高端行業企業和人群”提供包含事業和生活的一條龍互聯網+服務。
原來,掌上世博是滿足人們更高品位“雙線”需求的服務平臺、是了解世界的舞臺、是展示中國的工具、是推進“走出去,引進來”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加速器。
三、掌上世博,更深入探究它,又是什么呢?
1、“線下+線上”的“雙線會展”的實踐者,是中國互聯網+會展行業升級創新的引領者和數字會展經濟模式的開拓者,也會發展成為中國首個“線上國展中心”平臺。
也就是說,線下活動與線上展示,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并可永不落幕!
2、新會展經濟的整合者:利用“會展”的切入點,打造泛會展行業生態圈,用“會展活動”的影響力輻射帶動城市宣傳、城鎮化發展、產業招商和商業經濟,打造互聯網上的“城市名片(掌上城市)”和“新會展經濟效應”。
任何領域都需要會展的演繹,以世博的品牌,以雙線的形式,整合分享,互補共贏!
3、真正的“互聯網+”應用平臺:用與實體企業互聯形成“網絡平臺”,再用網絡去“+”實體企業;形成“企業+互聯網”和“互聯網+企業”的良性互補與驅動,挖掘和放大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資源,也將是“跨代人”相互擁抱、協調發展的舞臺。
四、國家需要它,社會需要它!
從整體環境來說,無論國家對互聯網+會展的政策支持、會展行業發展的升級創新和國民對互聯網應用的依賴等方面看,整體項目符合“天時、地利、人和”。
從行業趨勢來說,近幾年來其它行業都在下滑,只有會展業異軍突起,保持著年均10-13%的增長,2015年中國會展業產值超過4830億元。各地政府對會展業的重視和支持力度空前。
從會展業特點來說,會展作為一種覆蓋全領域的大型場景展示活動,其關聯性和跨界性優勢突出, 而“互聯網+”可以很好地發揮了其巨大的輻射帶動力和跨行業整合力,具有廣泛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通過會展幾乎就可以描繪和展示出一個城市、社會和國家的全部。
所以說,無論政府、各行各業,還是社會和民眾,都需要掌上世博的出現!
掌上世博,展示中國!雙線在手,展會全有!
五、掌上世博,為何是他的中國夢?
掌上世博創始人于業軍先生1967年出生于美麗的海濱城市—山東威海的榮成市,2014年底已近半百的他在毫無互聯網和會展行業背景的條件下毅然自掏腰包,為讓國民足不出戶看米蘭世博,承接和開發了掌上世博項目,歷經2年半的發展,耗資千萬元精心打造的掌上世博先后被多家主流媒體和電視臺的深度訪談,2015掌上世博平臺公眾號被評選為“上海市內容政務類TOP10”、2016年初網站被上海市政府評選為“優秀網站提名”等并取得了多項軟件著作權和國家發明專利入庫。
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是大愛,情懷和格局。要如此,需修煉。最好的修煉是讀好書,善讀書,體驗并汲取經驗。于業軍先生思維敏捷,涉獵頗廣,在很多領域都有鉆研,曾跨界7個行業,他的座右銘是“我的人生我做主,男人的生命是用來折騰的!越折騰越精彩"!這是多么的自信與樂觀!又是多么充滿激情和活力!正是這么一種豪情萬丈,夢想恢宏的性情中人,造就了掌上世博!
于總認為:以人為本,一切"互聯"的核心是"人",而"人"之間互聯的核心是"志趣、信任和共贏"。正是這樣一個深深懂得生命意義的人,正是這樣一個愿意冒險付出和喜歡挑戰的人,他開創了掌上世博,而掌上世博會激發很多人的夢想!
來源:北晚新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