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會展看廣州
開放,是廣州的特質和使命
創新,是廣州的底色和擔當
南望珠江,千年商都,百屆會展,記錄了中國會展業蓬勃發展的光輝歷程。經過半個世紀的砥礪前行,廣州已成為中國會展業三大領軍城市之一。
廣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這是今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廣州的最新城市定位。在中國經濟迎來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偉大戰略構想,繼續發揮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亞歐博覽會等作用是其題中之意。2015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指明了我國展覽業改革發展的方向和實現路徑。
近年來,廣州會展業國際化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率先進入新一輪轉型升級。這離不開檢驗檢疫部門的強力支持。
生成新動力:春風幾度赴嶺南廣州擁有全國歷史最長、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全、到會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中國第一展”——廣交會。
然而,境外參展商比重較低、國際化水平有所欠缺一直是制約我國會展業質量提升的重要瓶頸。為彌補這一短板,實現質的飛躍,2007年,廣交會首次設立進口展區。隨即,廣東檢驗檢疫局批準設立廣州檢驗檢疫局國際展覽檢驗檢疫籌備處。
廣東檢驗檢疫局黨組高度重視國際會展業發展,主要領導多次到廣交會現場調研,并要求廣東檢驗檢疫局相關職能部門與廣州檢驗檢疫局“積極采取一系列便利服務措施,在保障國門安全的前提下,優化入境展品通關環境,確保通關便利,促進廣州國際會展業快速健康發展”。
展會一般只有幾天時間,而根據以前法規政策要求,參展商則面臨展品報關報檢手續周期較長,樣品送檢耗時較長等問題。廣州檢驗檢疫局從檢驗檢疫職能出發,積極向上級建言獻策。質檢總局出臺了《關于支持廣東國際會展業發展的意見》,將廣東定為檢驗檢疫促進國際會展業發展的試驗區和先行地,9條舉措為廣東會展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2016年,第119屆春季交易會有來自210個國家(地區)的19萬境外采購商參展,境外參展企業610家,比2007年增加94.27%。
在檢驗檢疫部門的支持下,廣州會展業國際化水平逐步提升,國際市場迅速開拓,率先進入新一輪黃金發展期。
與此同時,廣州檢驗檢疫局工作量驟然增加,面臨更多困難與挑戰。
省部級重大部署的推進和質檢總局領導的肯定與關心,為廣州國際會展業注入了強心針,帶來了新動力。
國際會展業關系國家形象,涉及國門安全。中國會展業起步晚、發展快,而且法律法規不夠配套、市場秩序不夠健全。針對國際會展業的監管和通關實際,廣州檢驗檢疫局建立了一套科學嚴密的監管機制。首先建章立制,制定《入境展覽品檢驗檢疫監管工作規程(試行)》等規章制度,并與廈門檢驗檢疫局共同制定行業標準《入境展覽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規范》,防止疫病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質傳入。其次,建立入境展品集中備案報檢、關檢聯合查驗、駐場巡館監管、展后核銷退運的“前中后”閉合監管體系。此外,開通報檢、查驗、CCC免辦、許可審批四條“綠色通道”。多措并舉,在科學監管、嚴守國門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入境展品通關效率。
在入境展品監管中率先實現關檢“三互合作”創新之舉,聯合查驗、互通信息,增強監管有效性。近年來,截獲疫情219批次,多次檢出肉制品、橄欖油、葡萄酒等不合格食品,多次查出瞞報、漏報的動植物產品。此外,廣州檢驗檢疫局積極推動國際會展業納入廣州市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并向市政府提交了會展模塊的各項參數內容,極大提高入境展品通關效率。不僅如此,廣州檢驗檢疫局與對外貿易中心協商合作,在雙方網站提供相關信息與鏈接,便于參展商了解相關會展信息與檢驗檢疫政策要求。
在日趨激烈的競爭形勢下,如何才能在未來會展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僅僅立足當前監管顯然遠遠不夠。踏著國際會展市場東移的時代步伐,以及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大力開拓國際會展市場是廣州會展業轉型升級的必行之路。
廣州檢驗檢疫局主要領導多次到廣交會現場調研,分管領導專門部署檢驗檢疫監管工作。在深入調研與探索的基礎上,廣州檢驗檢疫局相關職能部門對癥下藥,實行了獨樹一幟的優質服務,近年來境外參展商人數大幅提升。
“Thank you!Thank you very much!”第118屆廣交會上,廣州檢驗檢疫局組織專家組參加了中澳自貿協定發展論壇及貿易配對活動,為外商介紹檢驗檢疫相關政策。一位澳洲參展商對專家組的工作非常贊賞。
金秋十月,第120屆秋季交易會又將拉開帷幕。經過半個世紀的風雨洗禮,廣州會展業同中國經濟一道,走到了靠質量取勝的轉型關鍵點。在國家戰略與檢驗檢疫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廣州會展業必將扶搖直上,開啟又一個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