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市六舉措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以來,海東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堅決貫徹落實“五四”戰略,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保生態、防風險各項任務,凝心聚力、攻堅克難,上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憂”的態勢。下半年,我市將從六個方面抓發展,切實做好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抓投資,確保完成全年主要經濟指標。對已經確定的項目盯緊抓牢,強化對接,幫助項目責任單位落實建設條件,完善用地、環評、規劃、建設許可手續,完善水電路等外部條件,確保項目盡快開工。
對進展較好的項目,加大服務力度,爭取超額完成投資;對進度不理想的項目,強化施工調度協調,現場辦公解決存在問題,進一步細化量化時序要求。重點加快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比亞迪鋰電池配套、碧桂園房地產開發等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完成更多的投資實物量。對尚未開工的項目,列出責任清單,明確責任人、責任主體。重點圍繞物流產業、生態環保、基礎設施等十個重點領域,集中開工229個項目,完成投資200億元以上。尚未開工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和省市重點項目8月份全部開工。
抓扶貧,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年度任務。狠抓脫貧問題整改落實。主攻產業扶持,精準項目覆蓋,強化行業扶貧,提前謀劃,統籌推進“退出村”基礎設施及產業項目建設,全面完成190.8兆瓦的光伏扶貧項目。年內實現互助縣整體脫貧“摘帽”,182個貧困村退出,4.4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
抓生態,高標準完成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下大力氣整改環保督察反饋問題,重點抓好河湟流域禁養區內剩余70家養殖場的關停、搬遷、整改達標工作;抓好關閉砂石廠設備的拆除和施工面復耕復綠,研究砂石水泥等礦點合理布局,公開掛牌拍賣礦產開采經營權,促進礦產企業規范有序發展,確保項目建設需求;全面推進國土綠化工作,組織開展秋季造林70萬人“大會戰”,努力使青山綠水成為海東最大的底色。
抓城建,推動海東在蘭西城市群節點崛起。圍繞蘭西城市群建設規劃,抓緊實施一批重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深化更名后的“海東河湟新區”發展方向、發展定位和發展重點的認識,完善新區規劃,加快配套建設,迅速在新區布局開工一批文化旅游、商貿物流、會展經濟、健康養老等項目。加快推進樂都平安兩個核心區建設,重點抓好G109國道拓寬改造、湟水河綜合治理、市體育中心、民俗博物館等項目建設。
抓改革,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活力和動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實施市場準入負責清單制度,持續規范清理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按時按要求完成機構改革,全面推進審計體制改革、國有企業綜合改革、投融資改革以及農業水價、醫療服務等重點領域改革。高水平舉辦青海省第三屆農展會等活動,組織開展南京“青海商品大集”和香港、土庫曼斯坦青海商品展活動,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抓擔當,激勵廣大干部講擔當抓落實提效能。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激勵全市廣大干部群眾主動作為,敢于直面矛盾,敢于擔當擔責,勇于抓服務、抓協調、抓落實,全力以赴謀劃爭取項目,全力以赴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全力以赴為項目建設搞好服務,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努力營造一個高效快捷優質的服務環境,不斷推動海東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源:青海海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