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知識|會展業漸成現代新商業發展模式
近年來,中國會展業正在以每年超過15%的速度快速發展,中國的展會規模和展覽場館的面積都已經雄踞世界第一位,超過了展覽強國美國和德國。會展業正在成為現代服務業中的一個支柱產業,而引領著現代新商業發展的模式。
會展業為什么會成為日益影響我們的生活
并逐漸成為現代商業發展的新模式呢?
早在唐宋以及元明清時期,中國的集市經濟和、廟會經濟就是領先世界的,《清明上河圖》揭示了這種集市經濟的繁華。而集市經濟和廟會經濟恰恰是會展行業的前身。中國人這種喜歡人多、湊熱鬧的性格本身就為會展行業打造了文化基礎。早在計劃經濟時代,各類訂貨會,其實就是實現業務交流和商品訂購、獲取最新信息的方式。
二、是會展行業低碳、環保、低能耗的方式,符合國內行業轉型和人民群眾對未來綠色產業的期待。
會展行業被稱為“二十一世紀城市上空的印鈔機”,展會并不耗費太多的資源和能源,但是卻對城市經濟、就業、文化、商業、餐飲、住宿、旅游、科技信息、提高城市知名度、提高公眾文化素養、服務市民方面產生著廣泛而難以估量的影響,因此受到了政府、商家和市民的喜愛。

三、是城市化發展和工業化發展的中后期,會展行業必然成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
會展行業只有在城市化發展水平達到很高的階段以及工業化發展進入后期,才會大面積繁榮和普及。在計劃經濟時代、工業化時期和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農村的時代,會展經濟只能以原始的集市、貿易市場和訂貨會模式存在。城市化的發展和后工業化,促使消費者、商家、政府借助新的會展經濟模式實現自己的消費、商業和城市理念。
四、是實體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階段和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反而促進了會展行業的發展。
會展行業之所以受到互聯網虛擬經濟的沖擊較小,其本質原因是會展的本質和人類生活和情感的訴求是一致的——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溝通和交流。只要作為人本身,有情感和群體交流的需求,展會就不會被虛擬經濟所取代,而會展的核心功能并不是商品的交易,而是人和人基于商業基礎之上的情感交流。
此外,實體經濟的發展放緩,會展經濟以其簡潔、高效、專業客戶集中、成本低的方式取代了相當一部分同類功能的商業形態。在一些城市與其繳納商場高額的店鋪租金雇傭專職營銷推廣人員,通過若干展銷會、購物展、節慶活動開展營銷,也能起到很好的拉動銷售的作用,而且可以節約很多成本。
五、消費者對會展行業的持續關注和政府的支持,帶動了會展行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會展行業作為一個后起的新興行業正在被消費者所關注,在許多城市朋友、同學、家人周六周日去會展中心看展覽,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展覽行業本身也在不斷的完善進步,行業和門類越來越細分化,服務和互動越來越人性化,這種調整速度是要遠快于大型零售企業和其他商業業態。此外,近年來各大城市紛紛打出會展經濟、城市名片,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牌,無論在政府產業支持力度、財政支持力度和其他方面上,都對會展業投入了巨大的關注度和支持。會展場館建設、翻新大規模啟動,這在客觀上,都對會展行業的壯大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會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