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作為全球小商品采購與流通中心,在浙江省乃至長三角地區的物流樞紐地位穩步提升,已成為全省主要的內陸港和全國最大的零擔貨物配載中心,是省政府確定的三個“大通關”試點城市之一,是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確定的我國首批17個國際陸港城市之一,是國家二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之一。義烏物流業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物流經營主體齊全。義烏市共有國內物流企業1460家、國際貨運代理1056家、航空貨代100多家、進出口公司4876家,全球四大知名快遞公司和18家國際知名船務公司(如中海、中遠、法國達飛、萬海、太平等)設立了分公司或辦事處。近年來,義烏快遞業務發展勢頭迅猛,有快遞企業134家,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企業100余家。目前,國內快遞日均出件量達60萬票,位列全國城市第6位,其中電子商務件占到國內快件總承運量的95%以上;跨境快件日均出票量25萬票,位列全國城市排名第4位。
2、物流運輸方式多樣。義烏已初步形成了運輸方式完備、內外交通銜接的綜合交通網絡體系。公路貨運可以直達全國321個城市,有235個城市的貨物到達;全國20多個鐵路大站設中轉托運站,開通六條行包專列、義烏-寧波北侖的海鐵聯運和經阿拉山口到中亞五國和經滿洲里到俄羅斯等國家及地區的國際鐵路集裝箱運輸線路;航空方面開通至蕭山、浦東機場的“卡車航班”業務,2013年貨運量超10萬噸。
3、國際物流穩步增長。作為我國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義烏市場外向度達65%以上,國際物流發展勢頭強勁。2013年,義烏海關實際監管出口集裝箱78.2萬標箱。此外,除了義烏通關外,通過寧波、上海、連云港、青島、廈門、深圳等出關,以及通過公路、鐵路直接到霍爾果斯、邊境口岸出關的集裝箱數預計超過70萬標箱。
當前,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18%以上,是歐美發達國家的兩倍多,社會總物流成本偏高。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中國制造的低成本優勢已經不復存在,先進物流技術成為了中國制造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近幾年,中央以及地方政府不斷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物流業的發展,因此未來的中國市場,物流設備與技術需求的市場前景廣闊。以長三角為核心的“中國制造”面臨全面轉型升級,生產物流自動化物流、供應鏈物流急需改造,為物流設備及物流技術參展商提供了發展的巨大契機;
義烏有良好的辦展環境和發達的物流產業基礎,為了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幫助中國制造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我們將于義烏舉辦“中國義烏物流產業博覽會”,展會將聯合相關政府、商協會資源開展招展招商工作,全力吸引國內外物流產業鏈知名企業參展,展示國內外最先進的物流技術與裝備。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和義烏的國際影響力開展全方位的宣傳;展會同期還將舉辦“中國物流發展高峰論壇”等活動,全面提高展會知名度,并邀請國內知名媒介進行宣傳報道。通過舉辦物流博覽會,幫助參展商進一步開拓市場渠道,同時也助力中國制造企業降低經營成本,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