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行業該學會善用互聯網
對于當今的大多數企業而言,恐怕沒有人敢忽視互聯網的力量。
互聯網為商家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是其令人瞠目的傳播能力帶來了廣泛的潛在用戶群。第二是相較于傳統的紙媒和電視廣播等媒體而言,幾乎忽略不計的低廉營銷費用。
僅從這兩三年以來電商的火爆程度就不難看出,互聯網對于傳統的商業模式與營銷手段,具有革命性的影響和劃時代的意義。
這里要說的是,受益的不僅是電子商務行業,還有會展行業。
在互聯網的新媒體作用尚未成型之前,會展,作為市場推廣的一種手段,是行業生產商、經銷商和貿易商等進行交流、溝通和商業促進的平臺。通過會展,企業可以展示自己的品牌,提升企業的形象,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相關報告分析,會展經濟能夠帶動第三產業的綜合發展。除了場租與搭建費等直接收入,其直接或間接的帶動了數十個行業的發展,包括商業購物、餐飲、住宿、娛樂、交通、通訊、廣告、旅游、印刷、房地產等。有國外專家認為,會展產業對相關產業具有1:9的拉動作用。
然而,盡管如此,會展仍有其局限性和短板。由于會展的形式所致,不可避免的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僅在展會上與客戶的交流畢竟是短暫且粗略的。很多時候,由于會展的規模龐大,參會企業眾多,而時間卻有限,以至于經銷商很難通過一次會展全面而有效的將參會企業了解清楚制并制定方案簽訂合作。
以第88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為例。其展覽總面積13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近3000家。三天半的展期,累計入場人數達26萬人次。不難想象,在如此盛況之下,企業想要靠著會展上短短三天的時間在數千企業中脫穎而出,不僅強化企業及其產品的品牌,還吸收大量客戶群,并簽訂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對經銷商來說,如何能夠更有效率和針對性的面對展會上琳瑯滿目的商品也時常使其焦頭爛額。
互聯網輕而易舉的解決了這些問題。
首先,在會展前期籌備階段,網絡就已經可以為客戶提供參展企業的詳細信息。通過網絡,企業可以向全球各地的潛在客戶推薦及展示產品、介紹企業的服務。企業不僅降低了客戶開拓的成本,也避免了客戶源的局限性。根據“長尾理論”,不同的客戶是根據不同的關鍵詞、不同的渠道找到企業信息,如此也避免了會展上同類產品過于集中而帶來的激烈競爭。
其次,經銷商通過網絡,在會展開始前已經全面系統的了解的參展企業,事先明確有意合作的企業,可以在展會時主動找上門,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甚至于,通過事先在網絡上的咨詢和交流,倘若雙方滿意,有合作意向,那么會展上雙方見面確認后,就省去了很多麻煩,直接進入達成合作協議簽訂訂單的環節。
事實上,當下會展的舉辦已經在利用互聯網來為自己服務。一次會展活動的成功舉辦,一般都要經歷會前調研、邀請函發送、會議提醒、會后反饋等多個環節,在早期,會展企業與參展商和參會者的前期溝通中,主要手段還是電話銷售,因此往往會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很難全面對展會項目的具體細節進行溝通。
而利用網絡這些都不再是問題,因為其溝通與交流上的便利,即使素未謀面的客戶,也可以通過網站來了解企業,與企業溝通交流,展開合作。企業還可以通過網站對于經銷商、供應商進行管理,將網站作為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平臺。
利用互聯網,會展企業可以向用戶發送展會活動的宣傳資料及詳細信息,使用戶了解更多會展信息,刺激用戶主動前來聯系洽談,增加銷售機會。同時,網絡還可以為客戶提供展會周邊的酒店、交通、餐飲、旅游等信息,開展一條龍式的服務。這種做法不但使用戶能夠全面了解展會信息,也有利于用戶合理安排行程,提高了用戶會展的體驗度。
由此看來,互聯網對會展的幫助是巨大的,而互聯網還有太多會展可利用的地方,可以說,以目前來看,會展在善用互聯網上仍缺乏想象力。不可否認的是,與網絡結合的方式已成為必然。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