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的展會才叫展會,你家的展會只能算擺攤
展會不僅僅是傳統企業線下推廣的主要方式,也是互聯網品牌的營銷陣地。無論是阿里的淘寶購物節,還是各大互聯網企業的開發者大會,本質上都是展會形式的品牌宣傳。所以,在一些影響力較大的展會上,可以看到包括BAT在內的互聯網企業都來參展,這也給傳統的展會營銷帶來了全新的推廣思路和理念沖擊。
當展會不再是“展”“銷”會,沒有產品銷售,不用音響廣播,我們該如何通過展會來宣傳“概念”,傳達“內容”呢? 答案就是“內容營銷”! 內容營銷當然是個大課題,具體到展會的操作上我們可以歸納為幾個簡單的實施要點。 首先是相關性。展會內容營銷的目的無非是鼓舞觀眾、娛樂觀眾、教育觀眾和說服觀眾。這一切的前提是內容與觀展人員產生關系。要么有價值,要么被感染。這樣才能黏住觀眾,轉化為用戶。 表達訴求,說你想說的話。斜杠青年,直播網紅,社交達人,外賣品鑒師,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語言。 滿足需求,做你想做的事。想飆車,想拍照,想看視頻,想喝奶茶,想要禮物,甚至想見何炅,來,統統滿足你! 讀懂內心,關注你無言的感受。無論是眼前的茍且,還是詩與遠方,在這里感受心靈的慰藉。 其次是體驗性。 展會營銷體驗可分為情景體驗、互動體驗和參與體驗。衡量的標準是好玩、新鮮、有趣。 河流、山川、竹筏、劃槳,將湘西懷化這座“會呼吸的城市”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當然,如果能利用UV打印做出浮雕、3D效果,或者運用VR技術,那就更加形象逼真了。 美女的衣服一經通電,立即變成透明的,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相信觀眾對這種特殊的感應膜肯定是印象深刻了。 和美女一起踢球,360度全景相機為你拍照,掃碼立刻獲取3D動感照片。玩嗨了吧,記得別讓女朋友看到相片啊,否則家里的鍵盤就要遭殃了。 還有就是對展會細節的關注。包括展品的精致度,文案的準確性,工作人員的專業度,都需要重點關注。燈光的布置,設備的使用,實施的流程,也都需要通過多次路演,確保不出差錯。 最后一點,品牌再拽,個性再酷,也一定不能忘了顏值。完美的顏值是成功的一半。而有內容襯托的顏值則會更耐看。 花了這么大精力,怎么評估展會的實際效果呢?數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內容營銷在展會上的成效如何,可以使用內容的曝光數、分享數和傳播數,行為變化(主要是注冊和購買行為)的觀眾數等幾個方面的數據來衡量。 在移動互聯和人工智能時代,話語權進一步分散,傳播越來越難,效率也越來越低,沒有內容的品牌推廣將會寸步難行。這就是高效展會與擺攤設點的區別。 對于廣告人來說,把創意變成實物展示是分分鐘的事情,極富內容的創意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