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11月舉辦
7月13日,由中國調味品協會主辦、廣東省中山火炬(陽西)產業轉移工業園協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簡稱CFE2018中國調味品展)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CFE2018中國調味品展將于11月16-18日在廣州舉辦。
會上,中國調味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燕致辭表示,中國調味品行業發展勢頭良好,具體呈現以下態勢:尋找市場空間和滿足用戶需求是企業發展根本,有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固然重要,但是不被市場接受的產品和企業是無法生存的;創新和變革是企業發展的驅動力,包括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渠道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等等;餐飲業渠道定制產品的比例大幅度提升,并有很高的發展潛力;傳統老字號企業與新零售概念的嫁接,將使這些老字號品牌煥發生機,更加契合消費者注重歷史積淀、傳統手藝和天然健康的需求;消費潛能釋放,消費升級趨勢明顯,調味品產品的價格和附加值將逐步提高;“互聯網+調味品”及新零售格局的建立,使調味品產品大單品戰略開始向迭代產品戰略轉變,但是目前調味品產品傳統通路的銷售比重依然較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漆云蘭分享了食品行業品牌建設趨勢。她表示,品牌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標志。中國品牌正在崛起,但總體發展不足,仍是品牌弱國。作為為一個食品生產和消費大國,我國能進入全球最具品牌價值百強的食品企業寥寥無幾。在消費結構升級背景下,產品品質、品牌越來越成為消費者特別是中高端消費群體決策的關鍵因素。為優化供給側結構,更好滿足消費需求,品牌建設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未來食品品牌建設要從三個方向入手:加大產品品類研發、品質提升;加大食品制造企業品牌建設投入;加強分銷渠道或平臺品牌推廣。而在政策層面則應完善質量認證體系和標準體系,為企業品牌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中山火炬(陽西)產業轉移工業園管理委員會支部委員會書記劉戈銳重點分享了中山火炬(陽西)產業轉移工業園(簡稱陽西園區)“產城融合”園區開發的成果及心得:近年來,陽西園區緊抓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新機遇,堅持以市場化運作模式、做大產業承載平臺、以優秀的生態、生產、生活“三生環境”吸引龍頭項目落戶、以調味品龍頭企業矩陣,建設 “中國香谷”。陽西園區力爭5年內實現年產350萬噸調味品、年產值300億元、年納稅達20億元,打造成為世界級調味品生產基地。
中國調味品協會副秘書長郭暢首次向媒體介紹2018CFE中國調味品展的籌備情況、活動亮點,以及本屆博覽會將對中國調味品行業及相關企業所帶來深遠影響和行業價值。他表示,中國調味品協會將2018年定位為“互聯網服務元年”,立足調味品行業發展實際需求,積極整合互聯網等行業資源,通過“味動中國”地方巡展和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等形式,為調味品企業提供不同定位的服務。
據悉,CFE中國調味品展是由國家商務部唯一批準的調味品專業展會。展會始終以“促進產業資源整合,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為宗旨,以“持續為中國調味品企業輸出價值”為設展初衷,通過展覽展示等活動形式,為國內外調味品企業提供合作交流平臺。從2005年開始,已經連續成功舉辦十三屆,已經成為國內調味品行業具有十足影響力的專業展會,并且獲得國內外知名調味品企業的一致選擇和信賴。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