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積極推動環保合作 “第15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側記
“第15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在北京舉辦,日立制作所等大量日本企業參加此次參展。展會期間,日立取締役會長、代表執行役中西宏明出席并參與了“創建環保社會,實現小康生活”討論會,他認為在互惠基礎上,中日間的合作,可以通過靈活運用數據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在‘一帶一路’、健康中國及美麗中國等方面,中日企業有著巨大的合作機會”。
此次展會讓人真切感覺到,日本企業在環保方面積累的經驗與中國在相關方面巨大的市場需求相契合,在合作方面也與以往的技術引進、生產制造有很大的不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中日關系發生積極變化。
中日宏觀經濟的兩大變化
此次展覽會召開前后,中日宏觀經濟體現出兩大變化。第一個變化是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副理事長赤星康談到的中日經濟關系轉暖。赤星康表示,“從2017年3月JETRO的調查結果來看,日本企業有意擴大業務的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在單個國家排名中居首位。”
不僅日本企業重新有了到中國擴大業務的意愿,中國企業去日本投資也蔚然成風。從日本財務省及日本銀行發表的日本對外資產負債余額一覽表看,中國企業對日投資增速很快,2010年對日投資額僅為369億日元,2013年已經升至936億日元,2015年更是飛躍到了2187億日元?!澳昶骄鲩L率為42.8%?!背嘈强嫡f。 在中國資本涌入日本社會的同時,中國赴日旅游的人數也在不斷增長。2010年中國赴日旅游人數為141萬人次,2014年增長到了241萬人次,2015年暴增至499萬人次,2016年更是達到637萬人次。如果日本不在簽證方面嚴格限制,預計該數字每年將達到1000萬人次。
第二個變化是,日本對外出口的主要對象國發生了變化。2017年6月19日,日本財務省發表了5月貿易統計速報值,其中日本對華出口增加了24%,達11173億日元,在金額上超過了美國(10824億日元)。其實早在2012年以前,中日貿易總量就是超過日美的,只是安倍晉三出任日本首相后,調整了日本的對外方針,致使中日貿易總量出現了下滑。
但是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市場巨大,尤其是對日本企業生產的智能手機零部件、液晶元件、半導體制造裝置等需求量很大,旺盛的市場需求讓中日貿易額再度超越了日美貿易。今后能否繼續保持這種順利增長,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日企的節能環保技術
《經濟》記者在會場上看到,參展日企隨處可見,不僅日立、新日鐵住金、崛場等大企業,相當多的中小企業也抱團組成日企方陣參加了展會,由于技術水平較高,受到廣泛關注。
一家名為霓佳斯的企業,展示了其空氣加濕裝置。據介紹,這種裝置能在最先進的半導體產業中,實現前所未有的潔凈環境。著名企業崛場也展示了其鍋爐、鋼鐵廠、電廠等各種燃燒氣體排放的各種儀器,前來展臺問詢的人絡繹不絕。
日立不僅組成了囊括日立總公司、日立(中國)、日立電梯、日立汽車系統、日立產機系統、日立化成、日立金屬等企業的豪華展出陣容,還展示了全集團在環保節能方面的最新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在節能方面,日立給出的解決方案包含熱源設備高效率化、廢熱回收、變壓器高效率化、照明設備的高效率化等;在能源效率提升方面,日立展示了其熱電聯供分布式能源系統,可以大大提升綜合能源的使用效率。
赤星康希望,通過努力可以將環境從“負擔”轉變為一種新的商業機會,在節能環保上創新,“中日企業共同構建高質量的社會基礎設施,使其成為中日經濟合作的一大支柱”。
日立提出“中日協創”概念
日本企業有良好的節能環保技術,也有意愿將技術轉讓給中國。但實際上,中國的節能需求和環境問題的更復雜,環境發生變化的地理面積更廣,需要使用的時間可能更長,這需要有新概念來解決相關問題,實現中日企業的合作。
在“創建環保社會,實現小康生活”討論會上,中西宏明提出的“協創”概念讓人耳目一新,與會者認為這能發揮中日兩國企業各自的特點、積極性,為創建環保社會提供了很好的建議。
中西宏明分別就中國社會出現的幾個問題提出了日立的解決對策?!爸袊囦N量今后將達到2800萬臺,為世界第一,嚴重的交通擁堵、交通事故,需要采取措施加快IT與汽車的聯動?!贝送猓€表示,中國對能源消費的控制,應對大氣污染(PM2.5)、水污染、土壤污染及強化垃圾處理能力等相關課題,也是日本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遭遇過的,日本企業有解決的技術與能力?!拔覀兿M曰锇?、協作的方式,也就是通過‘中日協創’,讓中日企業共同去處理相關問題?!?/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