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借京交會走向世界
近年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在文化與科技融合、國際文化傳播、文旅產業發展等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
記者從近日舉行的第五屆京交會非遺專題發布會上獲悉,在5月28日~6月1日舉行的第五屆京交會上,一場以“走向世界的中國非遺”為主題的盛宴將閃亮登場。
據該專題主辦方東方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理事長喬申乾介紹,本屆非遺專題將通過圖片、文字、影音、實物、模型和28場互動會展活動展示推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7項,國家級和省級以上非遺項目60余項、通過數字非遺地圖和數據庫展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372項。主題展覽分為數字時代的非遺、貴州凱里專區、重慶榮昌專區、陜西耀州專區、四川宜賓專區、中國茶文化專區6部分。
同時,非遺專題論壇將首次發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傳播報告》和“中國記憶——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基礎資源數據庫”,并同步上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傳播營銷平臺”測試版,啟動“讓家鄉與世界相連——尋力城市全球計劃”,以文化為切入點開展國際交流、產業提升和國際品牌營銷。論壇還將就非遺與科技融合、非遺文化扶貧攻堅,非遺產業發展和中國文化走出去等熱點話題進行討論。此外,其間還將舉行三場發布會,重點推介陜西省耀州區、重慶市榮昌區、四川省宜賓縣的非遺文化、文旅產業。
陜西省耀州區副區長寇愛萍表示,“耀州既是革命老區又是一個文化大區,深厚的藥王養生文化和流光溢彩的耀瓷文化尤為突出,特別是在藥王大健康養生產業方面和紅色旅游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希望借助京交會這個平臺,讓革命老區深厚的文化資源和紅色基因煥發生機活力,讓世界了解耀州,讓耀州牽手世界。”
有成渝經濟帶“非遺之城”美譽的重慶市榮昌區擁有榮昌陶器、榮昌夏布、榮昌折扇三大國家級非遺項目,2017年,榮昌非遺項目及關聯產業產值突破100億元。榮昌區委宣傳部部長趙天智介紹說,榮昌區在本次京交會上將重點呈現榮昌非遺與產業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
“尋力城市全球計劃”的項目也將在本屆京交會非遺專題上正式啟動。項目運營方北京尋力通橋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王學文表示,尋力城市就是要用文化的力量讓自己的家鄉與世界相連,通過產、學、研、政、金、科的結合,建立一個跨越國界、業態融通、空間互聯的全球文化交流體系。
此外,作為本屆京交會非遺專題的延展活動,紀念達芬奇逝世50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致敬達芬奇》全球光影藝術體驗大展也將精彩亮相。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