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知識|什么是綠色會展?
會展活動要成功舉辦,必須以其它多個行業為支撐,它所依賴的行業包括但不限于:
1. 能源業(電、油、汽)。2. 運輸業(飛機、火車、汽車、機場及物流配送等)。3. 飲食業(肉、蛋、禽、農產品、奶制品、茶和咖啡等)。4. 酒店接待業。5. 新技術產業(網上注冊、投影設備、智能燈光、O2O等),以及6. 舞臺展臺搭建裝修工程,等等。
會展活動是人們集中消費的地方,臺前幕后的消費程度之高,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拿一個五天兩千人的會議來說,它需要準備五萬個餐碟、七萬條餐巾、六萬個口杯、以及七萬兩千個飲料瓶,更不用說客房內的布草洗滌。所以國際會展界早已意識到綠色會展的重要性,并建議在項目策劃期就納入綠色會展計劃,一些大型企業更是樂于接受。前些年通用電氣(GE)的CEO說,綠色會議不再是零和博弈,我們的業務發展同樣從中受益,GE啟動綠色會議并不是為了趕時髦或者表示我們道德高尚,而是它能促進經濟持續發展。通過會議中的綠色行動,一方面可以減少資源浪費,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會議成本,對誰都有益,屬于雙贏和多贏。所謂綠色會展,就是在整個會展過程的各個環節,都要考慮到對環境的保護,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一說起綠色行動,人們往往會想到,感覺綠色行動成本過高,其實不然。會展活動怎樣才能做到綠色呢?關鍵是主辦方和各個利益相關方的綠色會展意識。只要從策劃初期開始,會展團隊就往綠色方面想,你就走在了綠色會展的大道上。比如,在會議期間讓酒店的客房部按“需”洗滌而不是按“日”洗滌布草,這幾乎沒有任何成本,只是和居家生活一樣,卻能帶來可觀的收益,這舉手之勞,不僅僅能得到能源、水資源和材料的節約,還避免了多余的洗滌液在土壤里的降解帶來的環境污染。實踐中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借鑒別人過去在綠色會展方面的做法,想著我們怎么能做得更好。
并不是只有綠色行動專業人士才有義務,而是我們每一位都應該有環保意識。并不是只有在會展活動中才用綠色概念,而是居家生活中比比皆是。并不是每個個體對綠色行動微不足道,而是點點滴滴,造就非凡。會議只有幾天時間,但參會者的綠色行為意識卻可以伴隨其一生。綠色理念要逢人就說,遇事就勸,讓大家都養成綠色習慣,舉手之勞,卻是你好我好他也好的善舉。那是大自然的真切守望,子孫后代眼神中的祈求和呼喚。
每個國家、每個地區的綠色會展法規是不一樣的,如果活動選擇了不同的目的地,需要及時了解當地的綠色法規。但是,未必最優秀的國家的綠色法規就比別的國家的綠色法規更好。會展中常見的綠色行動,包括但不限于:胸牌主體部分的重復使用,噴涂版面的再利用,在線注冊(不使用紙質表格注冊),使用電子文件、電子賬單,減少文件打印、紙張雙面打印,非必須性資料按需發放而不是每人一冊,會議文件用電子版發到客人手機里,多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使用節能燈具、節水淋浴頭、馬桶等,不用瓶裝水(改用桶裝水等),使用當地時令蔬菜,不用小包裝的黃油、奶酪、牛奶、麥片,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用餐巾布代替餐巾紙,讓參展商/供應商把包裝箱/盒拿回去重復使用,回收可重復使用的標示牌供下次使用,給客人提供會場周圍地圖和公交線路信息,能走路不坐車、能坐公交不開車,每日會場新聞改用酒店的閉路電視播出、微信群內播出,房間無人時燈光、空調自動關閉系統,多使用手提電腦少使用臺式電腦,提倡光盤行動,執行碳補償計劃,公布可回收物品,安放回收箱等。
走進我們當地的會展場館,第一進入我們眼球的就是各種噴涂面版,大家知道它展后怎么處理嗎?說來可能各位想不到,它用玩后就被扔掉。扔掉后呢?漫長的降解過程,可是它很難降解啊,對環境造成多大影響。或者被燒掉,我沒去過焚燒噴涂產品的現場,不知道會是什么味道,我只知道剛做好的噴涂很難聞,直接放到室內會場的話,味道大得人就進不去。所以這里我想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噴涂產品你不能設法再利用呢?
每次會后別忘了最后一步——綠色行動評估。說出你回收了多少廢物,節省了多少材料,從而產生了哪些不同。把綠色成果報告給參會者、主辦方、供應商、以及你的團隊,公布在網站上,還可以用作下次會議的營銷。綠色行動的三原則(3R)指的是:Reduce, Reuse, Recycle,就是減少使用、重復使用、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