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近期展覽盤點
約翰·辛格尓·薩金特 意大利盧卡附近的花園 1910年 紙本水彩 選自“游歷意大利:18-20世紀美國畫家作品展”
原標題: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近期展覽盤點
溪山無盡:中國風景畫展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10-216展廳
2017年8月26日-2019年1月6日
本次展覽探討君子為何愛山水的問題,并呈現不同畫家所繪的山水畫特點。
展覽共展出超過120幅中國山水畫和其他以山水為主題的裝飾藝術品,展期內將更換3次展品。作品中的普通山居其實是有人的宅第,包含著畫家對致仕歸隱的美好祝愿。
大自然的詩歌:
江戶時代繪畫展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25-232展廳
2018年2月27日-2019年1月21日
本次展覽展出逾40幅日本江戶時代繪畫、15件日本當代瓷器以及50件其他類型的館藏藝術品,結合歷史背景呈現江戶時代(1615-1868年)的藝術流派風格及運動。展品的藝術風格囊括了日本狩野派、琳派、圓山四條派、浮世繪、南畫、禪畫等繪畫類型。
黃金王國:
古代美洲的奢華與遺產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199展廳
2018年2月27日-5月28日
本次展出超過300件古代美洲的工藝品,時間可追溯至公元前10世紀至公元16世紀早期。公元前2000年,秘魯安第斯山脈內發現黃金,金器制造從此成為中美洲和墨西哥的傳統工藝。這些工藝品使用金屬、玉、貝殼、羽毛等多種材料制作,反映了古代美洲的歷史、文化、社會和政治環境。
游歷意大利:
18-20世紀美國畫家作品展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773展廳
2018年2月13日-6月17日
本次展覽展出18世紀末至20世紀初美國畫家在意大利游歷時創作的水彩、素描等作品,呈現意大利藝術和風景對美國藝術家的影響。展出18位曾經在意大利旅行的美國畫家的作品,共分3部分:意大利羅馬、坎帕尼亞和南部的風景畫;意大利威尼斯的風景畫;美國畫家對意大利藝術作品的臨摹。
金剛山:
朝鮮藝術中的旅行與鄉愁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33展廳
2018年2月7日-5月20日
為紀念大都會博物館韓國藝術部成立20周年,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與大都會博物館共同主辦展出近30幅描繪朝鮮半島名勝金剛山的繪畫,其中大部分從未在美國公開展出。
金剛山(Mount Kumgang)位于朝鮮東南部,緊鄰朝韓分界線,主峰海拔1638米,以風景秀麗著稱,許多藝術家都曾創作以此為主題的作品。
危險之美:
古典藝術中的美杜莎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172展廳
2018年2月5日-2019年1月6日
本次展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的60件藝術作品,呈現美杜莎、斯芬克斯、塞壬和斯庫拉等古代世界神話中“女妖”形象。美杜莎來自于古希臘神話,傳說她面貌丑陋可怖,背上長有翅膀,頭發是盤蜷的毒蛇,任何與她對視的人類都會被變成石頭。藝術家們喜歡突出她的女性氣質、神秘、欲望與死亡的融合。
金剛上師的禮冠:
尼泊爾的儀式藝術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51展廳
2017年12月16日-2018年12月16日
本次展出5件尼泊爾藏傳佛教金剛上師(Vajracarya priest)的禮冠,包括近期收藏的馬拉王朝早期禮冠、18世紀的禮冠、以及2件從博物館武器和鎧甲部門藏品中重新發現的禮冠等,呈現尼泊爾藏傳佛教的儀式藝術。
王朝容貌:
非洲喀麥隆西部王室冠飾展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359展廳
2017年12月4日-2018年9月3日
本次展覽展出一件博物館新獲得的18世紀喀麥隆冠飾面具,這類藝術品目前在世界上僅存15件。展出的這件冠飾面具來自非洲國家喀麥隆西部,由當地的巴米利克族(Bamileke)制作,高度為94厘米,寬度為82.6厘米,作為王室權力和威嚴的象征。
中東游牧民族編織包袋展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458展廳
2017年9月25日-2018年5月6日
展覽展出19件中東游牧民族的編織包袋、1件馬鞍罩和2幅描繪編織包袋的畫作。中東地區的人類掌握編織技術的歷史可以追溯至約公元前7000年。本次展出的編織包袋來自伊朗、土耳其和高加索等地。
跨越大西洋:
美國藝術家托馬斯·科爾作品展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746號展廳
2018年1月30日-5月13日
由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英國國家美術館聯合展出美國畫家托馬斯·科爾(Thomas Cole,1801-1848)的作品,呈現他對19世紀中期歐洲藝術的影響。
托馬斯·科爾出生于英國,17歲時隨父母定居美國。他是一位浪漫主義畫家,許多作品都描繪了美國曠野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