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經濟強勢回暖
夾在廣州、深圳兩大一線城市之間,東莞自然而然地分享了經濟紅利。但在會展經濟方面,左右夾擊的東莞,卻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獨特路徑,差不多將東莞主要產業一網打盡,而且經濟重鎮大致都有標桿性的名牌會展。在為本土企業提供展示平臺的同時,也吸引國內名企扎堆,從而借“展”出海,讓莞貨一批又一批地走向世界。
和東莞經濟一樣,在經歷了過往的低迷后,東莞會展經濟也強勢回暖。昨日10時,第十六屆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大朗織交會)和第十一屆廣東東莞模具制造·機械展覽會一并開幕,因找準了“智造+原創”的發力支點,同時軟硬結合互聚人氣,故整體參展甚為火爆,幾乎滿鋪亮相,這一情況明顯好于往年,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東莞的會展經濟正強勢回暖。當日大朗鎮還榮獲“中國毛織產品采購基地”稱號,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呂業升親自為大朗織交會推桿開幕。
參展火爆招展明顯好于往年
本屆大朗織交會展區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展位高達2000個,其中機械館特裝展位從去年的23個增加至36個,同時新增了茶山服裝館和浙江毛衫匯兩大展區,而韶關樂昌及云南昭通亦首推特色展位。“今年織交會招展情況好于往年,如機械展位僅短短半個月就全部完成。”東莞機械行業協會工作人員表示。東莞市毛紡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智芳亦認為,今年招展順利而圓滿,整體氛圍也比較理想。
橫瀝模具展同樣“春風回暖”,500個展位幾乎滿鋪,參展企業多達100家左右,當中不乏玩轉液態金屬的臺一盈拓等實力強企,而所有自動化設備現場的精彩演示,成功搶吸不少眼球,也再次彰顯了該鎮為奔馳、特斯拉等豪車模具配套的應有實力。
智造+原創找準行業發力支點
當今會展年年舉辦,而且名目繁多,如何才能辦出新意?怎樣才能找準發力支點?大朗織交會和橫瀝模具展或為行業提供了一個完美答案。
記者走訪毛織智造館發現,國內規模較大的智能針織裝備企業寧波慈星,“豪氣”地展出了全套智能化設備,讓客商對智能生產“一覽無余”。在原創設計區,大朗本土實力設計師鄧兆萍等人設計的軼輪95防火服裝和防水納米毛衣,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人們對毛衣的傳統認知。而當地企業“印象草原”,則成功地將植物染料的低溫染色技術,運用到原生態山羊絨之中,同樣讓人刮目相看。有關業內人士認為,大朗正是通過這樣的新鮮血液,為會展經濟和毛織經濟“舒筋活絡”。
橫瀝模具展也相當實際和接地氣,簡短的開幕儀式之后,迅疾舉辦了一場高規模的行業標準化與品牌高峰論壇,通過專家演講和精英對話的方式,為80家企業現場把脈并指點迷津。同一天,大朗亦舉辦了首屆毛織智造論壇,為行業“引智”充電。
軟硬結合積聚人氣
據大朗織交會主辦方介紹,除了毛織智造等三場論壇外,織交會還將舉辦流行趨勢發布、“絲路旋律”毛織服裝設計大賽,其間粵港澳龍獅爭霸賽、毛織風情文化節及非遺團體展演將輪番上演。
而橫瀝模具展也將有著500年歷史的牛墟風情節,來了一次成功的“拉郎配”。為期3天的會展期間,牛盛宴、牛中技藝展示、牛工藝品展銷,以及百人手繪百米長卷“牛圖”等15項趣味文化活動相繼上演,為原本硬邦邦的模具展,添了幾分節日氛圍與底蘊。
各方聲音
覃春(橫瀝鎮委副書記、鎮長):近年來橫瀝及時轉變方式、調整思路,立足專業鎮主導優勢產業,打造了政產學研合作的協同創新服務平臺,我們希望通過模具展為企業商家搭建合作交流的平臺,共同參與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的升級版。
張拔海(大朗鎮委副書記、鎮長):今年我們圍繞“活力·新織城”這一主題,深度結合智造、原創、時尚等潮流元素,積極向外界展示大朗毛織的全新魅力與嶄新內涵。
楊紀朝(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希望東莞市大朗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國際視野再造發展新優勢,抓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不斷強化行業話語權,從而貢獻應有的織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