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企業咨訊聚焦會展品牌建設!南京市發布《三年行動計劃》助推會展產業化、市場化、國際化
熱門出售信息
2018年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2018年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
求購一臺立式轉盤機,雙工位,150噸到160噸,最好是日本品牌,年份新點5年內。 求購5年內60噸電動沖壓機一臺,急,
2017第66屆秋季全國五金商品交易會
2017中國國際五金展
熱門求購信息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日訊 南京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加快南京會展業發展 2018—2020 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提出了南京市會展業未來三年發展的五大基本原則:堅持國際標準、堅持品牌塑造、堅持市場導向、堅持專業發展、堅持信息化融合。
優化產業布局,構建“一核三區”城市會展新格局
《計劃》指出,到 2020 年,要形成“城市中心會展經濟核心區、江北新區特色會展區、南京綜合保稅區與空港特色會展區、南部新城特色會展區”(以下簡稱“一核三區”)城市會展新格局,基本實現“國內領先、國際知名”會展名城目標。重點打造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展會 7 個、具有較大區域影響力的展會 15—20 個、高端國際會議項目 2—3 個。
積極打造江北新區特色會展區。依托區內產業發展定位和優勢,舉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高端智能制造等展覽和高端會議。舉辦好藥品安全合作聯席會議暨中國(南京)智慧醫療與大健康展覽會等活動。
全力推動綜合保稅區與空港特色會展區、南部新城特色會展區建設。重點服務開放型、創新型經濟的發展,與南京現有大型會展中心錯位發展,舉辦樞紐經濟服務、低碳生態技術、智慧產業產品、對外文化交流、影視娛樂等中小型專業展覽、特色商品展示和商務會議。
加快發展溧水會展特色小鎮。在空港特色會展區總體架構下,聚焦推進溧水會展特色小鎮建設。以會展產業為核心, 構建“產城融合”新模式。依托山水資源、旅游和區位優勢, 重點打造會展中心、會議酒店、休閑度假、藝術展覽交流、創意研發、旅游觀光等為主要功能的會展主題新區,一期工程力爭 2020 年投入使用。舉辦符合地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特色展會活動。
此外,還將提檔升級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重點推進中心三期工程建設及周邊綜合配套設施建設。轉型發展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實現舉辦展會類型由民生、消費類向旅游休閑、文化藝術、科技教育、專業經貿類方向轉型。
擴大國際合作,緊扣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計劃》指出,未來三年,南京市政府將鼓勵支持南京市會展業市場主體與全球展覽業協會(UFI)等國際性組織和國際知名會展機構開展交流合作,并大力引進國際知名會展機構在南京設立分支機構或與南京企業合作成立會展實體。
南京會展業將緊扣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以項目國際化為載體,培育境外會展項目,改善境外辦展結構,構建多元化、寬領域、高層次的境外參展辦展新格局。加強與會展業發達地區和城市的聯系,建立更加緊密的會展友城合作機制和網絡。鼓勵南京會展企業赴境外辦展,采取獨立辦展、聯合辦展和展中展等形式,拓展海外市場,提增南京會展品牌國際知名度。鼓勵和支持會展企業建立海外聯絡機構和營銷網絡,通過自創、收購、兼并、合作等方式全面參與國際競爭。
同時,提升配套服務水平。綜合利用“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重點展會綠色通道”等相關政策,鼓勵和吸引更多規模大、品質高、拉動效應顯著的國際展覽和會議來寧舉辦。進一步培育和引進法律服務、信息咨詢、標準檢測等專業性中介服務機構,提升南京會展業產業鏈各環節綜合配套功能。推進新增國際航線,增加現有國際航線班次,進一步提升南京會展業的集聚和輻射能力。
堅持市場化方向,壯大會展市場主體
《計劃》指出,要做大做強會展龍頭企業,扶持一批經營規模大、服務水平高、核心競爭力強的專業會展企業,鼓勵和支持企業通過收購、重組、參股等形式,組建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展覽集團。積極培育中小會展企業,鼓勵社會資本組建會展經營公司,引導中小型企業與展覽場館、商會、行業協會建立戰略聯盟,加快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推進會展市場化進程。進一步完善市場化發展體制、機制、模式與管理辦法,綜合運用財稅、金融、產業政策等手段,建立政府退出機制和向市場化運作轉變機制,支持會展業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條件,著力培育市場主體,加強專業化分工,拓展會展業市場空間。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各方參與原則,鼓勵市場主體自主辦展和承接政府舉辦的展會。倡導公平競爭,加強行業自律,形成良好的市場環境。
提升場館市場運營水平。深入研究展覽場館運營成功模式,拓展產業發展思路,注重場館品牌建設,提升配套服務水平,實現從場館運營到品牌運營的轉變。加強運營管理隊伍建設,積極引進具有國際先進理念的會展業管理人才,進一步完善內部激勵約束機制,努力提升場館服務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企業化、市場化、多元化經營。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