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企業咨訊會展城市要關注旅游業對“黃金周”的冷思考
熱門出售信息
2018年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2018年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
求購一臺立式轉盤機,雙工位,150噸到160噸,最好是日本品牌,年份新點5年內。 求購5年內60噸電動沖壓機一臺,急,
2017第66屆秋季全國五金商品交易會
2017中國國際五金展
熱門求購信息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八天的“雙節”假期,兩個行業的新聞鋪天蓋地,一個是再創各種新高的旅游業。一個是曾有“金九銀十”風光,而今再創各種新低的房地產業。
會展業也有“金九銀十”的提法,只是在全民出游的“十一黃金周”中,B2B的會展活動相當于當下冷清的“樓市”,B2C的消費類展和藝術展卻在這個時段越來越火。流量決定生產力,對于一個城市的新展館,會展活動的數量,和展會上的人流量,都是會展城市和品牌展會的基本指標,而觀眾的質是會展活動品牌的保證。從吸引展會和“觀眾”組織這個角度,旅游業一直被會展業“羨慕嫉妒著”,只要有地上有景,人有錢有假,少許宣傳,就會形成一種可觀的B2C的買票“參觀”盛況。
人流量大真的好嗎?經過這個八天的假期,著名旅游專家就提出這樣的旅游“黃金周”弊大于利,最重要的弊端就是形成了極限性高峰,旅游有高峰是世界性現象,但是極限性高峰卻是中國獨有。“從整個社會運行來說,黃金周相當于整個經濟生活中斷了,經濟體系停止了。不能只看旅游收入,黃金周期間中國的外貿損失多少,制造業損失多少,中國這么大的世界經濟體,停擺7到10天,對世界是什么影響? “黃金周”的賬要全面地算。既要算正面的賬,也要算負面的賬;既要算經濟賬,也要算生態、環境、社會效益賬……”
可見,對于坐享“黃金周”第一紅利的旅游業,其行業專家已經看到了其中的弊端,并提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建議:“‘黃金周’已經十七年時間了,中國進入工業化發展中后期,中等收入國家,度假需求已經變成剛性需求,假日制度中間也有變化,現在更應該調整,盡量熨平波峰波谷,形成資源的更好配置。”
幾乎每個長假,全國熱門景點都出現入場難、停車難、吃飯難等問題,但一個景點,能用高峰期來配置停車場等資源嗎?當然不能,一個城市,能用高于最大展會面積的標準建超大會展中心嗎?一直在進行中。多年來,各大城市幾年便掀起建、擴建會展中心高潮,從10萬平米到20萬平米,再到50萬平米的全球最大……從經濟和城市發展的態勢看,大會展中心的需求是有的,但衡量一下展會最重要的指標——觀眾的流量可以像旅游業這么容易組織,那么大嗎?更何況,會展觀眾需要“質”“量”雙高。現在除一線城市外,絕大多數城市面積最大的展會都是當地主導的政府展,這種展會形式大于“交易”,觀眾組織一直是難題,沒有高質量的觀眾,很難成就有品牌影響力的展會。
城市對展會的培植力、對觀眾的吸此力,對動用數十億、百億資金興建的大會展中心,城市管理者應該借鑒一下本輪“黃金周”之后旅游專家的冷思考。